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其一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是指实现人的个性的( )
A.真正自由的发展
B.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C.有条件的自由发展
D.有条件的全面发展
2.20世纪末,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是( )
A.个人本位理论
B.文化本位理论
C.全面发展学说
D.社会本位理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 )
A.学生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学生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学生享有各种权利
D.学生是国家的财富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 )
A.与时俱进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事求是
5.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包括( )
①学生是发展性的人②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③学生是主体性的人④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说明学生是( )
A.具有生存权利的人
B.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C.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D.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内容上是( )
A.平等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授受关系
8.“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 )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
A.能动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发展性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A.机器大工业生产
B.教育
C.社会主义制度
D.生产劳动
11.我国所提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 )
A.权利平等
B.义务平等
C.知识平等
D.人格平等
12.教育者要在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学生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3.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 )
A.选择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调控性
1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5.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独立个体,他们具有特定的(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实践属性
D.文化属性
二、材料分析题
1.我在一所农村中学当毕业班的班主任,学生的一些行为真的让我觉得可爱又可恨。为什么这样说呢?一部分学生不用我操心、,所以这部分学生让我觉得省心,就感觉他们是可爱的。而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就让我时时牵挂着,他们不是逃课去上网打电游,就是到处惹是生非,甚至晚上就寝以后还偷偷溜出去上网。我这个班主任可以说是完全为他们几个而当的,晚上自已睡不踏实,还得去寝室看看,留心一下那几个学生在不在。终于,这一届学生马上就毕业了,我也可以休息一下了。不过,经过那么多年的班主任生活,我还是发现,往往那些调皮不省心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时常想起我这个班主任,任何时候只要看到我就一定停下来和我打招呼,所以,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学生啊,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学生。
2.我的一位朋友小朱,在他上初中二年级时,一天放学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摔倒受了伤,他们班的英语老师刚好经过,他充满希望地以为老师会扶起他,并送他回家,可是,老师却如根本就没有看到他一样,匆匆离去。从此,一向好学上进、成绩也不错的他,开始讨厌上英语课,继而逃课,因而被冠以问题学生的名头。他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最后初中毕业就结束了学业。小朱至今诉说这一经历时,仍然难以释怀。
请从师生关系的影响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分析。
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偏心。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甚至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请从学生观角度分析赵老师的行为。
4.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家长把孩子领到教师面前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请运用师生关系原理分析:
(1)什么是师生关系?家长理解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2)民主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5·某学校一位学生,成绩很差,还常常以各种恶作剧捉弄班主任。当该学生的家长决定让孩子停学就业时,班主任如释重负。事隔数年,班主任的电视机坏了,修理部派了一名手艺高超的师傅上门修理,谁知,这位师傅竟是当年那名学生。事后,班主任认识到“在教师看来已无可救药和毫无希望的差生中,还蕴藏着天才”。
试运用所学学生观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6.在高三班主任王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姓徐的同学,很聪明,但自我约束力很差,经常迟到。一次,这位同学像往常那样又迟到了,王老师在教室门口拦住了他,不让他进教室。王老师看到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不禁火冒三丈,恶狠狠地批评他,言语中还带着一些侮辱人格的话。当时,徐同学就与王老师吵了起来,说王老师侮辱了他的人格。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被校长看到了,校长把徐同学叫到一边,很和气地对他谈了一些什么。徐同学起初很生气,后来渐渐平静了下来。课间的时候,徐同学向王老师表示道歉,他的道歉反而让王老师感到不好意思。王老师不由自主地对徐同学说:“老师那样粗暴地对待你是不对的。”
此后,王老师对自己过去常常用粗暴方式处理学生问题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在以后与学生的交往中,王老师也渐渐学会了对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现在,徐同学正在大学读书,每年暑假回来都去看望王老师。
两个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请运用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阐述你所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