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80后员工组织行为研究述评
来源:不详
加入收藏 0评论
2011/12/3 1:20:10

学历提升报名! 咨询微信:177 8786 5775  培训咨询:133 1252 4700(微信)

2024年云南成人高考大专-本科报名简章

【经济师培训】【建造师】 【法考】【技能证】【教师证】

 

    摘要:随着80后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如何理解和管理80后员工,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外新生代员工研究进行总结,接下来从80后员工的价值观与个性特征、激励、组织工作过程、离职等方面出发,对国内文献进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80后员工  特征  工作过程  激励  离职

  80后,一般指出生于1980至1989年的新生代群体。目前,这一代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成长环境不同,80后与80前员工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导致了诸多管理问题的发生。国外对新生代员工(通常称“Y一代”)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从2007年起也越来越关注该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对国外新生代员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80后员工组织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和评价。

  一、国外新生代员工研究概述

  以美国为代表,按代际划分的劳动力资源可分为4类:传统型员工(1945年前出生),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X一代(19651975年出生),Y一代(1980—1999年出生)[Smith, 2004; Hansford, 2002].总体而言,Y一代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

  首先,Y一代位于高科技前沿,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Solomon, 2000].互联网使他们更具国际视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也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Swenson,2008].

  其次,Y一代非常自我,希望在开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也希望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意见反馈[Bassett,2008].同时,Y一代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从工作中寻找乐趣[Kehrli, Sopp,2006].

  第三,Y一代勤奋肯干、精力旺盛,非常重视并习惯于团队合作[Zemke,2001].Y一代还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观念,重视个人成长与发展,并主动寻求机会和挑战[Pekala,2001].

  第四,Y一代流动性高,对组织忠诚度低。他们趋向于在短期内满足需要,而不是长时间就某一特定工作投入时间精力[Rowh, 2007].

  另外,Y一代非常重视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这方面,他们比前几代人都做得更好[Eisner,2005].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学者在研究Y一代特点的同时,还注重将不同代际群体进行比较。表1是对美国四代劳动力群体的差异分析。

  表1  不同代际员工的差异分析

  除了采用横截面数据外,国外学者在纵向数据的收集和追踪方面也做了许多尝试。Smola和Sutton(2002)为讨论工作价值观是否会随员工的年龄增长而变化,将1974年调查中17—26岁的员工与1999年调查中42-51岁的员工进行对比,同时对调查行业、问卷项目等进行控制,从而间接实现了25年跨度的纵向调查,其研究思路值得借鉴。Levine(2008)通过对800名大学生的追踪调查发现,Y一代对组织、金融机构、政府的信任程度不仅高于其他代际的当前水平,也高于其他代际的同年龄水平。

  二、国内80后员工组织行为研究

  国内80后的界定范围窄于Y一代,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制等差异,我国80后员工与国外Y一代存在很大不同。国内学者对80后员工组织行为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价值观与个性特征、激励、工作过程、离职这几方面。

  1.80后员工价值观与个性特征

  特殊的成长背景造就了80后员工独特而鲜明的价值观,而价值观作为个性倾向性的核心部分,对80后员工的个性特征与职场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国内学者对80后员工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价值观——即员工对工作及其他组织侧面所持有的价值偏好。

  杨向华(2008)分析了80后的成长环境,认为受改革开放、独生子女政策、高考扩招、多元价值观、通信技术等影响,80后员工在工作价值观方面表现出迫切希望得到重用、追求工作舒适和满意、离职率高、个体优势明显等特征。

  张剑、唐中正等(2009)利用问卷调查了不同地区、行业、代际的350名员工,得出8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四维度结构。其中,工作发展与价值实现取向、个体与群体取向、等级关系取向三个维度与以往研究相似,工作与家庭取向则是区别于70后、60后员工的新维度。此外,与普遍认为80后蔑视权威、等级观念薄弱的看法相反,该调查中80后员工的等级关系取向得分显著高于80前员工,这其中样本局限性是一方面,更多的可能是因为80后尚处于职业发展初期,就业竞争压力大,同时雇佣关系也较以往发生了改变。

  为深入了解80后员工的职场行为并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80后的个性、人格和职场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杨骏(2008)利用大五人格模型对杭州374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80后知识型员工与70、60后在经验开放性、责任意识和神经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外向性和宜人性上则无显著差异。徐振梅(2009)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尝试构建了80后员工的“被管理特征”,包括个性特质、职业性向、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正感和组织承诺五个维度,具体结论见表2.

  表2   80后员工“被管理特征”

  由此可见,80后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个性特征的确较80前有很大不同,采用何种理论依据对其进行测评,如何全面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数据,是研究的重点难点所在。

  2.80后员工激励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激励因素与激励模式两方面,同时,对80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80后员工激励因素

  80后员工具有不同于70、60后员工的价值观和个性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同代际员工的激励因素偏好各不相同。因此,从个性角度出发探讨80后员工的激励因素是很好的切入点。杨骏(2008)提出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模型,包括工作任务、个人成长、工作氛围和企业条件四因子,较好地涵盖了知识型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接下来结合80前、后员工个性特征的差异,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了不同代际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特点:80后受个人成长因素的激励显著高于60后,低于70后;受工作氛围因素的激励高于70后,低于60后。

  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认为,需求是动机和激励产生的源泉,激发员工实施企业所希望的行为必须建立在掌握其需求的基础之上。裴宇晶(2009)尝试构建了80后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因素模型,包含收入与保障、组织支持、工作与生活平衡、工作自主、尊重与自尊、成长与发展、自我实现等七个层次;同时,通过调查不同需求因素的重要度、满意度和敏感度,得出 “重要满意敏感”三维模型(图1),有助于深入了解80后员工的需求层次和特征,从而更好地实现按需激励。

  (2)80后员工激励模式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探寻适合80后员工的激励模式和激励措施。

  王然(2007)从现有文献中提炼出以工作体验为主的全面报酬模型,涵盖薪酬、工作体验、福利三部分,并通过实证调研验证了工作体验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认可与赏识、企业工作-生活平衡方案、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个人发展机会)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任洁等(2009)参照双因素理论将薪酬分为固定薪酬和灵活薪酬两部分,其中灵活薪酬包括考勤工资、团队项目薪酬、部门绩效薪酬和培训准备金,是专门针对80后知识型员工进行薪酬激励的创新手段(表3)。

  表3   80后知识型员工的灵活薪酬激励手段

  此外,韩振燕、姚月娟、刁晨晔等探讨了80后员工激励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80后员工特性,提出应从强化雇主品牌、增加工作吸引力、建立再学习培训体系、协助员工谋划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下工夫,通过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和完善的薪酬体系,探索符合80后员工特性、最大化其潜力的激励模式。

  要注意的是,对激励措施的研究离不开组织的具体实践。因此,在掌握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基础上,必须结合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最适合80后员工的激励模式。

  3.80后员工的组织工作过程

  对于80后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过程,国内相关研究可归纳为80后员工压力、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忠诚度三个方面。

  (1)80后员工压力

  据09年底腾讯网发起的80后压力调查显示,超过20万的网友选择了“压力很大”这一项,占总参与人数的82.7%!80后群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令人堪忧。当前国内学者对80后员工压力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研究的深度、广度也有待加强。

  李琳(2007)认为80后员工主要面临经济和工作两方面压力,相应的压力管理对策可以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展开:组织压力管理策略包括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员工抗压能力;个人压力策略则包括调整心态、调整期望值以及主动寻求帮助。

  朱敏(2008)通过实证研究得出80后员工的工作压力源,包括职业发展、工作本身、期望压力、组织角色与组织氛围,且前三项占主要地位。因此,制定并实施合理的职业发展策略、工作本身策略及期望压力策略是缓解80后员工工作压力的重要措施。

  胡小飞(2009)以高新技术企业80后员工为对象,对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工作压力对职业承诺的作用模型(图2)。模型显示,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影响职业承诺,还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承诺;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职业承诺,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8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可以定义为员工对工作及其构成要素的感受或情感反应,是研究员工态度与行为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涉及8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工作满意度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对其他组织变量的影响。

  王然(2007)检验了80后员工的薪酬、福利、工作体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发现绩效薪酬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基本薪酬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减弱;工作体验各项因素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甚至削弱了福利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对此最可能的解释是,80后员工还处于对福利不甚敏感的阶段,当他们在工作中获得较好体验时,对福利的要求将有所减弱。贡柏芳(2010)研究了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认为员工的组织集体观念越强、工作认可度越高,则工作满意度越高;员工的自我利益要求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

  唐泳玲(2008)考察了80后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之间的关系,发现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组织的发展责任可有效预测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越高,离职意向越低,且心理契约的组织责任通过工作满意度能有效预测离职。赵晶晶(2009)将8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概括为对工作本身、工作协作和工作报酬的满意度,指出这三个维度的满意度越高,员工的情感承诺越高;工作报酬满意度越高,持续承诺越高;工作协作满意度越高,规范承诺越高。

  (3)80后员工组织承诺和忠诚度

  组织承诺反映了个体认同并参与组织的态度,是检验员工忠诚度、解释员工离职现象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对80后员工组织承诺的研究多局限于组织承诺差异及忠诚度的培养,对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组织承诺与离职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刘红霞(2010)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0后员工在组织承诺各成分上的平均得分均低于80前员工,尤其在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上,两类员工呈现显著差异。赵晶晶(2009)总结出在情感承诺方面,硕士及以上学历80后员工显著高于本科员工,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显著高于中、基层员工;外企员工的情感承诺高于国企和私企员工,而持续承诺则明显低于国企员工;规范承诺水平随着在同一单位工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为了提高80后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及忠诚度,李芝山(2009)、任芳芳(2010)认为可以从以忠诚度为标准开展招聘、改进沟通方式、鼓励员工自主管理、创造职业发展条件等方面着重努力。

  4.80后员工离职

  近年来,80后群体离职率之高,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诸多问题,同时也不利于80后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分析80后员工的离职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针对80后员工的离职管理对策越来越受到重视。

  陈业华等(2009)认为我国80后员工的离职基本遵循美国梅特咨询机构提出的232原则,即离职多发生在入职2周后、3个月后或2年后,这与80后高情绪化、注重个人发展、知识水平高等特点不谋而合;王晓莉(2010)调查了珠三角地区1256名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发现80后的离职间隔为1.94年,远低于70后的5.02年和60后的10.82年,这其中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工作与个性匹配、职业发展空间是影响80后离职的主要因素。

  佘双好等(2010)对武汉某银行251名青年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离职倾向与工作满意度及其构成因素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员工对管理措施和工作激励的满意度能显著负向预测离职倾向。

  李田(2010)从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个人因素四方面,将80前、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因素进行了对比,具体结论见表4.

  表4    80前后知识型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对比

  根据上述结论,作者还提出了针对80后知识型员工离职的管理对策,包括建立离职控制预警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开展离职后续管理三个方面。

  陈业华等(2009)引入库克曲线,针对各阶段提出了80后员工高离职对策,具有一定启发性,但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OA段:员工为学院人,不属于企业可控对象。

  AB段:帮助员工进行职业定位,引入导师制,建立拉动式培训机制。

  BC段:提供专业和管理双重职位晋升途径,加强员工参与制。

  CD段:适当的压力管理,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DE段:建立岗位轮换制,重视离职管理。

  三、现有局限及未来展望

  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与国外相比,我国针对80后员工组织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领域、内容、方法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研究领域。与国外Y一代相比,我国80后员工研究的覆盖领域还很有限,涉及人才招聘、员工知觉与经验、对组织及领导的态度、特定行业和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2.研究内容。现有领域内的研究尚不够规范细致,理论化和系统化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缺乏对不同代际员工群体的纵向对比和深入考察;大多数研究将80后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对不同地区、行业、家庭背景80后员工之间的差异探讨不足,更极少利用人口统计以外的其他变量对80后进行区分和讨论;对于80后员工的管理策略,多数研究者还处在摸索阶段,各种措施的可靠性、有效性、适用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研究方法。目前针对80后员工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研究选择的理论依据各不相同,缺乏权威性;现有研究普遍采用问卷与访谈法收集数据,未来可考虑引入观察、非打扰性测量、案例研究等多样化方法,增加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现有研究采用的大多为横截面数据,缺乏深入的纵向比较和追踪研究,忽视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员工心理和行为可能发生的变化。

  综上,未来针对80后员工的研究可以从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拓展和深化,并在此基础上为80后员工的管理实践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此外,随着90后群体逐渐成熟并进入职场,我国新生代员工的研究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更多信息进入》》》泛亚学院考试网》》》进行查询咨询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有意请联系我们;团报优惠、项目合作咨询:13312524700(微信)
课程试听.报名  >>智能题库.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注册会计师

造价工程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基金从业

消防工程师

人力资源师

法律职业资格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执业药师
自考辅导课

护士资格证

考研辅导课

心理咨询师
公共营养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考研培训
统招专升本

热点推荐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查询网址:http://zscx.osta.org.cn/
    2020-12-12 3161
  • 关于发布云南省2021年度职业技能培训 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的通知
    2021-03-31 1015
  • 上海市第一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2021-01-26 2026
  • 2020年辽宁鞍山人力资源管理师补考通知
    2020-12-21 2027
  • 【云南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查询】:点击立即查询
    2020-12-12 10264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