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扶贫是一场接力赛。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农村的贫困面貌大为改观。多少贫困地区的百姓,因扶贫项目致基础设施的改善,第一次见到了汽车,第一次看到了电视,第一次妇女分娩能够进入卫生院而不再用农村的“土办法”;有多少寒门孩子,不再望着校门望而却步,不再像孙少平那样天天吃“黑面馍”……一句话,扶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同时我们看到,在H省以往的“一袋米几斤油,几百元钱加几句问候”的扶贫思路、扶贫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这种扶贫方式产生的次生效应是纵容了“等靠要思想”,造就了一些懒汉。有的受助对象竟然将“救济粮”当成自己的“商品粮”,每个月无粮了按时到扶贫部门去要,理直气壮毫无感激之情。
2017年4月,H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变“输血”为“造血”,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怪圈。
“贫困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是因病因灾致贫,有的是没有找准产业发展等。”省扶贫办主任吴某说,只有找准“病灶”,才能有效“治疗”,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是今后扶贫工作必由之路。
据了解,目前H省农村贫困户是由村、乡镇上报,市县扶贫部门审核。但是,由于统计方式比较粗放,数据也未能及时更新,贫困原因、谁是最贫困的人、如何针对性帮扶、何时脱贫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理清。
2017年8月前,H省完成新一轮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全省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档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劳动能力、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识别。”吴某说,然后在识别的基础上,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为确保找到“最贫困的人”,杜绝基层干部徇私,防止“老赖贫困户”。H省实行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确保公开、客观、公平。同时,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每年4月进行数据更新,脱贫对象及时从贫困人口数据中推出,新出现贫困人员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给予帮扶。
“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条件之一。《实施方案》对贫困村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等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根据方案,H省巩固完善了农村“畅通工程”、“连通工程”建设,并在2015年初新建和改建通村道路、村内道路900公里以上。
到2016年初,H省解决了全省剩余的38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并逐渐实现全省贫困村庄村村通自来水。同时,在2016年年底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用电。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建立用电帮扶联系点和贫困户用电档案库。并且H省在2017年初,完成了1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2万户库区移民危房改造任务。
H省不少贫困村庄在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H省在加强贫困村农业产业扶持力度下,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开发乡村旅游。
“比如,在少数民族聚集村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服饰、织锦、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在具有革命旧址、纪念园、名人故居的老区开发红色经典旅游。”吴某说。
至2017年初,H省扶持100个生态条件好、具有革命旧址的贫困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同时改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信、环卫及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基础条件,鼓励乡村旅游景区(点)创建国家A级景区。
4.“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是多么响亮的一句口号。如今,这句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真理的话语,却引来了诸多质疑。近年来,很多大学毕业生发现,一定程度上来说,决定他们就业状况的不再是成绩、能力,而是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套用一句网络语:“找工作变成了比拼父辈财富和权势的‘拼爹’游戏”。人们日益担心,社会的优质资源将日益被少数人垄断,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杜纯是四川一所高校新闻系的优秀研究生,父母早年下岗,仅靠小摊夜市谋生,是典型的“穷二代”。从研二开始,他便到北京某媒体实习。由于机会难得,杜纯平时工作就非常勤奋,急活、累活抢着千,从不抱怨。他的表现得到认可,实习单位口头许诺他毕业后可以来工作。然而,到最后应聘阶段,杜纯却并未得到任何职位。事后他才得知,最后入围的人大多有关系,父母不是有钱的就是有权的,而他什么都没有,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结果。
相比而言,孙宇算是很幸运的。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农家孩子,孙宇去年大学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进人一家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工作。但人职培训时,他看见好几位并没有在之前的笔试、面试中出现的新同事。他以为对方是补招的员工,后来听同事一说才知道,人家家里早就把工作安排好了,“笔试、面试都不用参加,指标都是从总部直接下来的。”孙宇说。
由于不愿得罪那些有关系的新同事,经常得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儿。累得要命不说,干得不好还要挨批评。孙宇说道,但像我这样既没关系、又没背景的“穷二代”,除了拼命工作,还能怎么办呢?再说,我现在的工作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虽然收入少点、起点低了点,对于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我来讲现在的生活已经让我很满足了!”
“知识难改变命运”,与其说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颠覆,不如说是对某些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拷问。所谓社会的不合理,就是社会阶层结构和流动态势的日益板结化和固化,让社会中的贫困者看不到向上流动的希望。
曾经有个特别贫困的大学生想要出国深造改变命运,但却连学外语用的电子设备也买不起,于是他暑假在新东方兼职做教室管理员,打扫完后就旁听TOEFL和GRE课,非常刻苦认真,几年后他终于被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高等教育对于他们是一种奢侈,他们要摆脱困境更多需要依靠技能教育投资。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抓住机会的“富一代”积累了大量资本,通过传承给“富二代”,使其获得财富优势;而“官二代”依靠父辈掌握的社会资源,享有更多的优先权。而反观“穷二代”,他们身上具有的恰好跟前面两类相反,他们总是处于弱势。
快两年了,王东一直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打工。上世纪90年代,王东的父母就从安徽巢湖老家到金盏乡打工。几年后,他随父母来到这里,并在民工子弟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但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小王在北京无法高考,所以初中毕业后只能回安徽老家上学,并在当地考上了大专。2009年,大专毕业的他又回到了金盏乡,但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在附近的小厂打零工。
没有户口,意味着王东不能享受到北京市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父母都是外来的民工,王东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买房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谈到以后的生活,王东一脸茫然:“我不想回老家生活了,但在城市里也看不到发展前途,本来以为上了大学自己的命运就能有所改变,现在看来还是遥不可及!”
王东的生活状态,正是大多数穷二代农民工的真实写照。这些年,确实有一些二代农民工通过自身努力摆脱了贫穷、成就了事业,但大多数人还是由于家庭条件差、生存状况难而游荡在城乡之间,成为“边缘人”。他们来自农村,却由于长期在城市生活而对农村疏远;他们向往城市,却因生活压力、户籍、家庭背景等原因不被城市所接纳,很难分享现代生活的快乐。
专家认为,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要求他们回到农村,安心务农;也不能一味指责他们贪图享受,他们有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权利。贫穷的继承是可怕的,如果贫穷者缺乏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机制,其危险性更加可怕。改变命运,“穷二代”需要全社会共同的支持与搀扶。
5.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很多人追着看。剧情有这样两个片段:一是孙玉厚告诉大儿子孙少安,孙家的祖坟里埋进了穷鬼,穷命是不可更改的,但孙少安未向命运屈服,历尽波折,终于靠开办砖厂,带领双水村群众走出了贫困;二是孙家两个孩子孙少平、兰香靠读书,一个当了煤矿工人,一个考上了名牌大学,彻底地改变了命运。尽管这是小说的情节,但这两个片段映射在现实生活中,却给了我们的很大的启示。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一部分家庭仍处于贫困边缘,甚至已出现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娃再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多少贫困人士的梦想。很多家庭祖祖辈辈、几代人处在贫困的水深火热中,看不到头。他们每个人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孙少安、孙少平那样,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生活得更加体面。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现实生活中,目光所及,凡是重视读书的地方,凡是重视读书的家庭,未来的生活一定是美好,即便是贫困也一定是暂时的。相反,那些对教育不够重视的地方或者家庭,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即便是发展,要么卖苦力,要么走歪门邪道。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会议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低,学校生源日趋匮乏,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此次中央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出包括提高生活待遇、统一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倾斜、城乡教师流动等多项关键举措,彰显了党和政府勇推教育改革、力促教育公平的诚意与魄力,势必对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产生积极作用。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