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存在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耕作;有“自然健康”的乡村美食;有“充满乡土气息与魅力”的民俗风情。这些乡村场景散发着恬静和美好,形成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要进行传承与创新。
发展乡村文化,就要立足当下,做好传承。乡村生活方式传承和延续了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髓,这种延续也成为乡村旅游兴盛开展的先决条件。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地方启动了保护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村史、建博物馆、保护古村落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浙江省浦江县前陈村建设了乡村记忆馆,通过图文和实物陈列的方式,向人们讲述“耕读孝义,德信仁和”的郑氏家族文化。乡村记忆馆内陈设的一架纺车、一个木耧、一只方蓝……都能勾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怀。历史与现代的记忆,在这个静谧的乡村里得到了完美交融,这是留住乡愁的成功典范。
发展乡村文化,就要展望未来,不断创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句话启示我们创新的重要性。文化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的发展振兴要运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手段,才能保持生命活力与创新力。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化,要大力挖掘文化的特色,发展创意文化,利用当地乡土文化、红色基因文化、优秀家风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群。同时充分利用“文化+”重视“文化+旅游”,“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等实现融合发展。所以,要不断推陈出新,使乡村文化繁荣昌盛。
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乡村是中国的基石,乡村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在一直以来处于角落之中,同时由于思想观念滞后,缺乏保护机制等,导致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影响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站在新起点,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传承希望的火种,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乡村振兴只有抓住文化振兴这个魂,才能真正激发振兴的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只有立足当下,做好传承,着眼未来,不断创新,才能提升文化底蕴,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