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在校写作业,还是上班办公,都少有手写的机会。若不是因为参加公考,很多考生已经多年没有手写成篇的文字了。因而提笔忘字是常事,更少有人会注意到“标点符号”,有人写作,甚至会“一逗到底”,整篇文章除了“逗号”及结尾的“句号”,几乎见不到其它标点符号的踪影。事实上,在申论材料中,命题人常用标点符号巧妙表达文意,故而掌握常见标点符号在材料的作用,利于考生找准、找全要点。
有的标点符号助力辨析材料逻辑:
“;”“、”在材料中见到此等标点,前者表示话没说完但又不可忽略,因而“;”前后的内容同等重要,往往是前有要点,后也会有要点,它表明这句话是“并列逻辑”。后者通常在列举多样事物中会用到,但是不是要点需看列举后的关键词,“、”之间的内容是“并列逻辑”。
例如:苹果、香蕉、梨子、葡萄等水果。可见,这里的关键词是“水果”。
“——”“:”这两个符号在文中都表示很常见。“——”后面的内容往往是对前者的解释,所以如果符号前面的内容是要点,那么符号后面的内容,可以结合要求酌情书写。“:”的作用与“——”的类似,只是它出现的位置有讲究。比如命题者将它放在首段用作结尾。当在首段看到这个符号,起码可以初步判断,该篇材料的逻辑是“总分”。
例如:作为我国农家乐发源地之的P县, 近两年的农家乐发展却略显颓势。原因可在?出路同在?下面是P县当地论坛有些网友的说法:
“……”省略号与前两个符号略有不同,它的出现说明前者列举内容太多,部分可省略,能省略的必然不是重点,所以“……”之后的内容才有可能出现可作要点的关键词。
例如:“马桶不好用”“电视没法看”……习惯了山上生活的人们,搬入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新居后,不适应的状况五花八门,小雷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阅读材料有窍门,我们不仅要看文字,还要看连接文字的标点符号,不仅要注意字词句段的意思,更要注意句段的整体逻辑。总之,阅读时不能“断章取义”,在注意细节的同时也要能整体把控材料布局,理解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