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报考指南 报名.资讯 培训辅导 准考证.成绩 模拟试题 领证.注册.政策

2015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背景链接】

  2014年以来,古典诗词和散文传承不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中小学生减负而将教材里古诗词严重缩水;另一方面,“国学”热度持续上升,众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往各类“国学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对此,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她非常赞同习近平“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从2015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标准表述】

  [传统经典传承的重要性]

  习近平站在捍卫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课本删除古诗词进行表态,具有指导意义,在传统文化日益冷落的今天,也契合公众文化心理。

  以古典诗词、散文为代表的传统经典,并非简单的书本知识。能够诵读、理解传统经典,也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项技能。删除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其初衷是为教材“瘦身”、为孩子减负,但这种方式却引发争议。网络和现实中的反差,恰恰反映了公众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散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史、哲知识,其精华部分更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集中反映。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自然观念、政治理想、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等。这些经典作品构筑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始终向前发展的内生力量,也是奠定世界大国地位坚实的文化基础。

  [经典古诗词保留在课本之中的原因]

  从横向来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诗词歌赋以及经典文言文,其韵律之美、意向之深独树一帜,不仅在亚洲的日韩等国,在欧美也有很强的影响力。经典古诗词已成为中国文化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一种代表符号。课本作为教育的载体,没有理由自缚手脚,弱化本民族文化特色。

  从纵向来看,越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越具有时代意义。《孙子兵法》今天仍然有指导军事活动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等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哲学观念在企业管理、人际交往中大显身手;刚刚度过的教师节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仍是广大教职人员永不过时的“从业指南”。社会上国学热潮尚且“高温不减”,课堂里的古典诗词当然也该有自己的位置。

  [学习古诗词的益处]

  吟读古诗词能造就一个人的性格,陶冶一个人的情操。

  中国古典诗词流传至今的佳作名篇,不是千锤百炼便是妙手可得,其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学习古诗词对学生作文、说话水平提高极快。当沉默比雄辩效果更好时,我们可说“此时无声胜有声”;离别感伤“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爱人异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怀。

  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

  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诗句的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直接嵌入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拥有古诗词的陪伴,我们的生活可以增加厚度、深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少了很多喧嚣和繁华,不炫富,不奢华。人更讲究内涵的高低,物质欲望不再强大。

  在喧嚣浮躁的今天,我们面临一切都庸俗化、商品化、功利化的文化环境,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更要学语文,积淀古诗词,让灵魂淡泊清新。

  [措施]

  敞开胸怀与世界接轨,首先应有文化自信。传统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其特有的教育、熏陶功能应受到重视。作为文化根植的沃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学校教育,理应给传统经典足够的空间。如此,才能让传统文化植根于民族的血脉中,让学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浸润心灵。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际,我们尤其应该注重传统经典教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夯实大国崛起的文化基础。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让传统文化承担起厚重的历史使命,成为民族复兴的推动力。

  具体来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做到五个字:讲、弃、存、扬、活。

  讲:讲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文物典籍、传统技艺、节日民俗等都是传统文化,但不全都是优秀的。什么是优秀?那就是要超越时代、普遍适用、利于当下。

  弃:不好、不利于当下的文化行为和思想要剔除。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观念;“唯女人与小人难养”的性别歧视;春节放烟花炮仗污染空气环境的不良民俗等。

  存:文化遗产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存的方式有三种:物态、活态、虚拟。保存的目的是留据存根,求真求全,因为有些现在看来是无用的,不代表对将来的子孙是无用的。

  扬: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文化要弘扬,要创新。比如,春节的意义在于体验人伦和睦、教师节在于发扬师道,这些都是文化的精髓。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聚集民智、创造大家普遍接受、乐于参与的新文化、新民俗。

  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强调体验和整体,强调正心诚意、知行合一的乐感文化,教育方式必须生动鲜活,教育效果必须让心灵快活。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