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化思维是很多考生在申论备考中常见的现象,令考官反感:立意上随意曲解政府角度,论点构造上模板的痕迹严重,论据选择上千篇一律……种种乱象让广大考生掉进了所谓的“安全陷阱”——用刻意求稳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中庸”文章。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其一,申论文章的本质是议论文,文章的观点是核心,观点虽然源自材料,但观点本身的论证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换言之,只要能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论证,有血有肉,真情实感就是一篇令考官眼前一亮的好文;其二,对考官而言,一天批阅成百上千份试卷难免会遇到类似的文章,进而引发审美疲劳。大家眼中的“中庸”成为了考官的眼中钉、肉中刺,所谓的“中庸”变成了“平庸”。那么如何反套路,让本已疲惫不堪的考官眼前一亮呢?考试吧给广大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各位解开作文高分的秘籍——反套路思维。
一、正确把握文章立意,避免“拍脑袋”和“想当然”。
申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无外乎两个:一是材料为王,二是政府角度。2014国考申论(地市以下)的作文题给各位考生上了生动的一课。该题目的要求为“‘幸福始终是伴随着缺陷’,请结合对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很多考生曲解了政府角度,认为这里的“幸福”一定是写国家的幸福,于是大谈特谈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谈各种民生问题如何解决,于是将之前备考用过的素材直接搬抄。实则不然,如果各位仔细看材料便能发现,这里的幸福指的是“幸福观”的问题,即心态问题,而“缺陷”一词则是材料中生活的各种不完美,因此,政府角度不一定是只谈政府和国家的问题,而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客观看待“幸福观”——材料中人民的社会心态问题。所以,立意上的反套路首先要做到思考材料,同时结合题干要求。
二、语言避免“假大空”,追求“真小实”。
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没有机关工作经验,对于申论文章要求的政府机关式用语掌握不熟。但是却有很多考生在标题包括分论点的打造上刻意追求高度,结果反成东施效颦,效果适得其反,比如:“……构建和谐社会”、“多措并举……”,仿佛离开“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就无话可说。其实,申论文章的语言要求是在规范、流畅的基础上能将语言打造得更为新颖和接地气,可以在文章的关键部分引用名言警句或者使用修辞手法来打造亮点,再比如运用时下热点词汇如“正能量”、“美丽中国”等词汇也能凸显考生对社会的关注,切记避免套路式语言。
总之,对于现今的申论文章写作,考生们不要进入固定化思维。千篇一律,会让阅卷人陷入审美疲劳,而要多多尝试不同的思路、多样的表达方式,才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