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申论文章,除了要有精彩、富有内涵的开头之外,还需要拥有一个振聋发聩、令人过目难忘的结尾。好的申论文章的结尾,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的积极昂扬、展望美好未来那么简单,更要做到孔老夫子所说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才能够吸引阅卷人的目光,从而获得较高的成绩。
中国古诗善于在结尾处以一句意境开阔、令人产生向往、联想的句子为结尾,从而创造一种意犹未尽的美妙之感,如柳宗元的名篇《江雪》以“独钓寒江雪”一句为全诗收束。这种结尾的方式,是先创造一个开阔的境界,而后紧跟一句描述正在进行的行为的句子,从而给人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不尽之意,能够使结尾余韵绵长。
天下文章,文脉相通,对于申论写作,考生也可以吸收古诗文中的做法,在结尾处通过化用典故,创造一种令人难忘的意境。应用到申论写作中的具体行文可以如下思路进行:先在结尾段落的开头化用名言警句,而后提出文章主题所论述内容对于实际工作的宏观意义,之后说明当下我们需要做的和正在做的工作,突出践行力度。这样就可以使文章拥有一种不尽的意味,有一种向着宏伟目标迈进的行进感,有一种“在路上”的坚定意味。
列举人民日报评论的示例如下:
1、李大钊曾说,人类的生活整个的纵向去看,便是历史;横向去看,便是社会。我们党从纵向来看,已经走过近一个世纪的风云激荡;从横向来看,也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按:从横纵两个角度来强调党做好工作的意义】筑牢堡垒、强基固本,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活力,【按:党建工作的方法对策】党的领导才更加坚强有力。 (《从严治党筑牢“基层堡垒”》)
2、古人说,“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利益,我们的社会才有活力,中小城市也才会有吸引力。【按:利用十八大要求的理论来说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是身份和关系决定命运,还是努力和奋斗创造未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给出了坚定选择。巩固和壮大这一社会进步主流,让个人奋斗突破“关系重围”,让公平正义普照中国大地,【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对策】才能让更多人看得到希望、摸得到未来、守得住理想、圆得了梦想。 (《个人努力如何突破“关系重围”》)
以上就是锻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的方法,考试吧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读范文,多多学习和分析经典范文的行文思路,并用之于自己的习作中,如此考生自可练成倚马可待、下笔千言的本领。
专题推荐: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