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有“流量消耗大”感受的只是个别用户,暂且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是,“流量消耗大”、“流量变快了”成了一种普遍的感受。这就很难不让人心生疑云。在几家大型社交网站上,有这种感受的用户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表示:原来下载一部电影的流量明显比现在少;还有的表示:同样的流量套餐,原来的时候用不了,现在还没到月底就用完了。
对于这种质疑,几大运营商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使用过的流量是不能查询的,只能查询剩余的流量。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能查询使用过的流量账单,那就很可能泄露用户的秘密,浏览了什么网页,看了什么内容,使用了什么服务就暴露出来了。可是,不能查询已经使用的流量情况,就不能打消用户的质疑。于是,一些用户认为,三大运营商用技术手段更改了流量数据。应该说,这种猜疑也有其合理性。但是,这也只是猜疑而已。运营商不能查询已经使用的流量,用户又怀疑运营商做了手脚,这似乎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公平而言,流量的消耗过快未必都是运营商的问题。比如有偷窃流量的软件,比如用户可能浏览了不法网站。但是,也不能排除用户怀疑的 “流量不清零”之后,运营商更改了流量速度。比如,现在浏览一篇文章与原来浏览一篇相同文章的流量是不同的。比如,现在下载一部电影与以往下载同样电影使用的流量也是不同的。这就犹如商家卖东西一样,单价上涨了。
一位名叫“二愣子叔叔”的中国联通用户网友反映说:我9天用完了平时30天的流量,这“流量不清零”不是玩游戏吗?网帖中可以看出他埋怨的心情有多深。有这种想法的网友还有很多,以至于让“运营商做手脚”成了追问的一大问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就怀疑运营商真的做了手脚,也可能存在技术漏洞,也可能是消费者本人造成的。但是,作为运营商应该正视这种诉求,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按照“谁诉求谁举证”的司法理念,显然要证明运营商存在问题就需要用户自己去举证,证明运营商做了手脚。但是,依照眼下的情况来看,用户很难找到证据。既然这起事件已经成为公众事件,运营商就有义务来澄清事实。要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将用户已经使用的流量数据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用事实说话”,吹散公众心中的疑云。
不过,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出现了“偷流量”的情况,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