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革方案,不仅对集体土地,还对宅基地、承包期满后的耕地如何处置,做出了具体规范,可以说是各地因地制宜“蹚路子”的“尚方宝剑”。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对行进到历史关头的农村改革做出部署。这一顶层设计方案涉及农村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集体产权、农业经营、支持保护、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其中,各界最为关注的,当属产权制度改革,将对农村宅基地探索自愿有偿退出,以及开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这被专家称作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
“沉睡的资产”,其实并不神秘,就在村里的田间地头。一直以来,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但在实际情况中存在权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不少宝贵土地宁可撂荒,也难以变现。如何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有更多财产权利,从而激活农村要素市场活力,是摆在治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要义。这次改革方案,不仅对集体土地,还对宅基地、承包期满后的耕地如何处置,做出了具体规范,可以说是各地因地制宜“蹚路子”的“尚方宝剑”。用好这把“尚方宝剑”,一则还给农民本该拥有的权益,二则可以做好“富农”这篇文章,三则有利于就近城镇化,建立起农村集体成员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知易行难。农村改革的这些举措,早在三中全会时便给出了方向性设计,然而一些地方依旧“推不动、理还乱”。究其原因,有地方干部畏首畏尾、不作为的因素,也有农村“两委”班子的建设问题。这次明确提出探索剥离“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政经分开”,有利于防止产权改革过程中的私分鲸吞、“小官大贪”。
当然,这么说,不等于鼓励产权私有化。改革改的只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要守住的底线是集体产权的公有制,以及耕地的红线,都事关农民根本利益,不能被忽悠、跑了偏、走了样。
“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当年的包产到户,就是从所有制角度破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把顶层设计落实到县乡、村组,还需要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在最大限度捍卫弱势群体利益的基点上,再杀出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条新路来。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