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但是11月11日这天,恐怕却很少有人不知道了。这一天,被称为“光棍节”,源起于网络的狂欢。由于电商的热炒,它已变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购物节。
无论喜欢这个“节日”与否,不可否认,在这一天,你的手机可能被各种吐槽的段子刷屏;也有不少人早早地就锁定了各种商品,调好了闹钟,就等着晚上12点一到,鼠标飞动、键盘噼啪,“抢”到心仪的商品。
这样的节日,直面看去,当然是人造的,似乎也是躁动的、浅薄的,甚至有些光怪陆离。但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更应该理性反思的是,这样的节日,何以风靡至此?无论如何高谈阔论对狂欢的不屑,恐怕也很难躲掉第二天在办公室里,有人对你说他在“双十一”这天“抢到”了某样好东西。
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舆论,都不乏对爱情的歌颂,爱情被视为天然的、必须的,拥有爱情则是幸福的,反之,年龄到点却没有爱情,往往会被同情的眼光打量。那么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自然就有人反抗:为什么单身的人就不能过节?就不配拥有幸福?于是颇有民意基础的社会情绪与偶然的日期如电光火石一触,掀起了一场狂欢。可以说,“光棍节”源起于对“爱情成功学”的反抗。
而商业接盘则是很自然的事。既然是单身人士的节日,那么逛街、吃饭、看电影都不太合适,而一个人孤独而激烈的网购,则颇为应景。于是电商蜂拥而上,把这个节日彻底变成了购物节。
且慢对节日弥漫的商业味痛心疾首。明末文人张岱就写过一篇《西湖七月半》,原本是源起于宗教、气氛颇为肃杀的中元节,在他的记载里,却是“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好一派《清明上河图》的景象。商业原本就是抓住社会情绪制造卖点的,节日与商业,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即使传统节日,其含义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变化,比如“乞巧节”就变成了“七夕节”。
如果一个节日,既能让很多的情绪得到宣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其实宽容点来看,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儿吧。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