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3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流窜陕西兴平、杨凌等地,4天砸车盗窃100多辆。“如果过年回家没钱,在朋友面前会丢面子的。”当问及为何如此疯狂砸车作案时,3人如此表示。(1月11日《华商报》)
年终岁末,回家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这边厢,一些人焦急而迫切地想早点回家;那边厢,有些人却陷入“没脸回家”的尴尬与纠结之中。不论是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还是进城务工人员,抑或在外地打拼的“城二代”,在许多人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当下,这些尚未取得成功的年轻人,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上都处于一种走偏、错乱的状态。
“没脸回家”从本质上看,是心理预期与实现能力的断裂和脱节。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今天,城乡边界、学历边界、阶层边界建构了一个复杂的等级系统,不同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机会和待遇,“挣不到大钱”的依然是大多数。“没脸回家盗窃”不仅是心理失衡的产物,也是价值追求迷失的结果。
和“为整形而抢劫”一样,“没脸回家盗窃”不可避免要接受法律的规训和惩罚。在创富时代,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实现“钱袋满当当”,才是年轻人应有的价值底色。只不过,在不良社会心态的裹挟下,一些人将欲望的满足建立在损伤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为了“有脸回家”铤而走险,这样的捷径显然走不得。
著名作家方方指出,当下年轻人所处的“世道”是“一切成功以发财、当官、出名为标准。那些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却不被认为是成功的。”究其原因,社会阶层生存生态的鲜明反差,让许多人渴望“争上游”;而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狭小逼仄,能够挣大钱、衣锦还乡的只是极少数。
回家原本是一个情感互动的平台,却异化为一个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畸形的社会评价标准,让那些尚未实现人生突破的年轻人,不仅承受着物质上的匮乏,还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比较差异下的心理落差,会进一步提升相对剥夺感,让一些年轻人成为他人眼中的失败者和无能者;这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短缺与落魄,还意味着心理上的失落感与挫败感。
近年来,“没脸回家”引发的失范事件不断进入公众视线。一方面,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失范行为得到及时、有力的惩戒;另一方面,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促进公平正义,让年轻人有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只有将自我的心理调试和外部的社会支持结合起来,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没脸回家”才会越来越少。(杨朝清)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5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