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考试报名 辅导课程 成绩.志愿 报名简章 指南.专业 准考证.资讯

2016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结尾应“余音”无穷

 一篇好的文章,若狗尾续貂,必然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收尾犹如戏剧的收场,李渔在《寄情偶寄》中指出:“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处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古人视结尾如勾魂摄魄的临别“秋波”,可见文章结尾之重要。

  元代散曲家乔吉也曾说过:“作乐府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就为我们怎样处理文章的开头、行文和结尾提供了方向。所谓豹尾,就是遒劲有力,意尽声绵,戛然而止。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家,无不十分重视文章的结尾,申论文章亦是如此。

  文章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好的结尾简明有力,余音绕梁,发人深省,启人深思,有助于把文章的效力发挥到最大限度。结尾要结得好,贵在不落俗套,别具一格,语言精美,与前文相呼应,有水到渠成之感。反之,如果结尾拖沓松散,大话、空话连篇,没有实现首尾呼应,必然是败笔,势必影响整篇文章的气势。

  以下考试吧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专家总结了一些考生在申论写作中常遇到的结尾问题,并通过实例为大家分析讲解应对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结尾常见问题

  (一)无结尾

  很多考生在考试中,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到最后没有写结尾的时间或者无话可说,往往就省略了结尾,这属于文章写作的大忌,会导致文章结构和内容的不完整。

  (二)画蛇添足

  很多考生在动笔之前缺乏构思,写作思路不够清晰,在写到结尾部分,突然发现有些话或者观点还没有阐述完整,于是在结尾部分又继续开始补充论述,这样的结尾属于画蛇添足。

  (三)首尾重复

  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思路和作用是不同的,但很多考生为了省事或者实在是写不出结尾,只能简单照搬开头,造成文章首尾重复。

  (四)虚张声势

  文章结尾应当是干净利落,能够总结全文的。有的考生在结尾部分喜欢空喊口号,这样的结尾给人一种不实之感,也凸显了考生的浮夸。

  (五)偏离主旨

  文章的结尾应当紧扣主题,与标题和开头相呼应。有的考生只是在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而结尾处只针对其中的一个分论点,或者最后一段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没有能够紧扣主题,对中心观点进行总结和回应。

  二、结尾写作方法

  以下方法技巧有助于考生避开以上常见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结尾。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给定资料,立足于申论文章的论证内容,选择一个或多个适合的方法和技巧来安排结尾。

  (一)总结分论点

  就是先对文章的分论点进行总结概括,然后再解释出其意义和重要性,以达到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目的,这是最常规的一种结尾方式。一般需要指出按照文中提出的原则和方法,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常用的形式是“名言警句+意义阐述+总结分论点+实现效果描述”。这里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文章开头已经采用了“开宗明义”的写作方法,即开头已经提出了总论点和各分论点,那么结尾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一方法和形式,以免造成首尾重复。

  【结尾示例】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做“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关乎民族持续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根本!综上所述,我们要坚持以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为基础、以粮食价格调节机制为抓手、以粮食贸易管制机制为保障,才能充分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并有效防止发达国家的掠夺,才能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筑牢粮食安全屏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崛起奠定最为坚实可靠的基础!

  【点拨】

  先引用名言警句分析说明了粮食安全问题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然后利用罗列分论点的方式进行总结式写作,总结分论点的同时给出了实现的效果。

  (二)展望号召

  展望即按照文中提出的方法,循着文中指明的路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未来情况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并适当描绘未来的美好前景、采取文中对策后所能达到的具体效果;在展望的基础上,升华文章主题,一般可以采用呼吁、感叹、反问等句式加重语气,号召文章的受众团结一致,为开创令人鼓舞的局面共同奋斗,以此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艺术感染力。

  【结尾示例】

  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

  【点拨】

  此段在号召从理念、思想、精神层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忧患意识、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基础上,顺势展望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简明有力,不乏感染力。

  (三)意义阐释

  文章结尾可以强调意义,即强调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意义,或者强调认识该问题的重要性,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前文分析了如何打造城市绿色生活,结尾可以重申打造绿色城市的意义:“践行‘低碳’理念,打造城市绿色生活,是我们每个市民的心愿。打造城市绿色生活,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健康;打造城市绿色生活,让我们城市更加环保;打造城市绿色生活,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结尾示例】

  房地产市场关系着民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通过对房价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规范管理,不仅改变了房价虚高、供求不平衡的问题,而且稳定了房地产市场,使其朝健康和谐、良性的方向发展,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拨】

  此结尾重申了规范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和意义,既总结了观点,也能够实现首尾呼应。

  (四)含蓄隽永

  此处主要是指在圆满作结、令人欣慰之余,还要留足空间,拓展主题的内涵,说话半藏半露,表达出含蓄隽永的意味,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结尾示例】

  事实说明,国际金融市场没有善男信女。如果不加强自身的辨别力和灵活性,其结果只能是与虎谋皮,下场有如中铝。

  【点拨】

  此段没有直接说明增强自身的辨别力和灵活性对于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的重大作用,而是用生动的语言说明金融市场的状况和不这样做的结果,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五)借用名言、事例

  申论文章整体风格讲求沉稳、庄重,很多考生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很多误区,认为遣词造句必须要中规中矩,也很少采用各类修辞手法。其实,申论文章如果要富有感染力,增加灵性,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同样的,文章结尾部分也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领导人讲话、实例等。

  【结尾示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提高国民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开放的中国用更加文明友好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点拨】

  引用古语,谈国民文明素质提高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古语引用与文章主题切合密切,环环相扣,增强了文章的质感和亮色。

  【结尾示例】

  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纵然是困难重重,我们还记得,2003年的SARS没有击溃我们的勇气;2008年的地震没有震倒我们的信念,面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只要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念,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物价,让CPI理性回归,让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点拨】

  文章结尾引用了2003年的SARS事件和2008年地震,重申了对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应当具有坚定必胜的信念。这种结合具体事例的结尾更能够增强感染力,增加现实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