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栏目一经推出便引来大家的刷屏,各路网友疯狂打call。在被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不妨从这些代表着辉煌文明的文物里,为写作积累一些案例,让文化与文明流动在我们的申论答卷上。
(一)《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绘画画卷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王希孟在较为单纯的蓝绿色调中寻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之光彩照人。王希孟继承传统,画面细致入微,有自己的突破与创新。
【案例分析】可以用在创新方面,敢于在继承传统上进行创新。
【写作示范】: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实现文化兴国、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文化,不能只从故纸堆里面寻找答案。必须要在时代的进步中进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正如《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继承传统,画面细致入微,有自己的突破与创新。利用手法的变化,将单纯的蓝绿色调的使用推向了巅峰。不仅给世人留下这传世名画,更使得北宋书画文化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文化的发展需要在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二)《莲塘乳鸭图》马惠娟
1972年,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的女儿霍丽娜,受邀参观上海博物馆。在馆中,她对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一见倾心,并心生一愿,想要拥有《莲塘乳鸭图》的复制品,然而访遍全国,都没能找到能够复缂这个作品的人。直到80年代初期,霍丽娜听说苏州吴县缂丝厂的缂丝技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于是她带着《莲塘乳鸭图》的照片慕名而来,在二十多位缂丝匠人均不作声的时刻,有一个人却被人推举了出来。这位“当代朱克柔”就是马惠娟。“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色彩的丰富和细腻程度,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就算一天织八个小时,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若是图案繁琐、色彩丰富,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即使如此困难,马惠娟也已经在织机前度过了四十多个年头。马惠娟从缂丝厂退休,不过她的缂丝事业没有“退休”,仍然坚持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曲不离口,艺不离手”,作为手艺人,这是她时常告诫自己的。马惠娟的用心之作,总是鲜活无比,她说,“技法是死的,运用是活的”。她不会去死板地复制,而是加入自己的审美和概念。
【案例分析】可以用在工匠精神、创新进取,敢于挑战、突破自己等方面。
【写作示范】:专注的工匠精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影响事业的成功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还是我们主观方面的思想意志。所谓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精神也就是专注。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许多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缂丝艺术家马惠娟也专注缂丝四十多个年头。成功复制出南宋缂丝顶级作品《莲塘乳鸭图》。马慧娟的成功和其专注的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有了这份专注,才能在织机前面耐得住世俗利益的诱惑,才能在岁月的流逝中积累培育技艺,才能在纷繁复杂中保持事业的初心,直至走向成功。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5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