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这不仅要求应试者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关联词。
(2)阅读理解考点繁多。阅读理解以片段阅读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标题添加和词句理解等众多考点。
(3)语句表达稳中有变。“稳”指的是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两种题型,“变”指的是这两种题型的题量每年会有略微变化。
【例题】荆轲,那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士,在我国历史上是个特有的文化符号。然而,在手游里,“荆轲”二字变成了刺客家族世代传承的名号;刘备变成了肩扛火枪身穿风衣的黑帮教父;“刺秦”的故事也被胡编乱造得南辕北辙……在手游里,几千年来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变得面目全非。这对缺少历史知识的少年儿童来说很容易产生迷惑,历史在这里,真成了可以“被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最适合做以上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手游也需要尊重历史 B.手游不该“游戏”历史
C.对历史的演绎不能过火 D.历史不该被手游过度消费
解析:文段通过列举“荆轲”“刘备”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手游中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例子,强调了这种现象容易给缺少历史知识的少年儿童带来迷惑,旨在说明历史不应该被手游篡改、扭曲。C项未提到“手游”,排除。文段批判的不是过度消费,而是手游对历史的歪曲,排除D。与A项的“需要尊重历史”相比,B项的“不该‘游戏’历史”表述更明确,表达了手游虽然是游戏,但在历史问题上也要恪守底线,承担责任的意思,作为标题更恰当。故本题选B。
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一直把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侧重分析的排列组合、策略制定等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利润等经典问题。
三、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中的另一个常考题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图形推理善于变化。图形推理的题型每一年都会有所变化,但是考查的形式基本上脱离不了顺推型、类比型、分类型、九宫格、空间型这几种图形推理。其考点分布也较为全面,位置类、数量类和结构类等都可能会涉及。
(2)定义判断涉及知识面广泛。定义判断的考查形式主要有单定义和多定义两种,定义所属学科繁多,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考生在备考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定义要把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3)类比推理考点全面。类比推理的考查形式主要包括两词型和三词型,未涉及对当型,其考点则较为全面,主要有逻辑关系、言语关系、常识关系等。
(4)逻辑判断颇具难度。逻辑判断的考查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部分内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智力推理的解题技巧。可能性推理则以削弱、加强型题目为主要考查方向。这一题型对考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是考试的一个难点。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的必考内容,其材料类型包括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核心考点稳中有变。考点以增长、比重、倍数及这些概念的综合考查为主,其中综合考查型题目占比上升,难度也相应增加。
(2)计算题占比较大。计算类题目仍是资料分析的重头戏。要想实现又快又准的解题效果,考生必须掌握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等常用解题技巧。
五、常识判断
近年来,行测考试中的常识判断部分,考查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涉及学科有政治、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地理等。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科交叉频繁,有些题目还会结合最新的国家政策文件进行考查。
【例题】历史上,不少豪放派诗人(词人)有婉约佳作,而婉约派诗人(词人)也不乏豪放名句,这是一种有趣的“反差”。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种“反差”的是:
A.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D.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解析: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其所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豪放名句,形成反差;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诗人,但题目中他们所写的诗句,却体现出一种婉约派诗风,形成反差;晏殊是婉约派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伤春惜时之意,属于婉约风格,没有形成反差。故本题选B。
原标题:2019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预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