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判断题作为省考和国考行测考试中的必考题,近几年看考试都有出现,主要考察的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合理推断分析和总结概括,然后与选项进行匹配,分析选项是否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所以本质上是考察阅读能力,重点侧重于考察的读题的细心与认真,并且看是否能分辨清楚出题者所使用的的“障眼法”,总结起来这种题目本质上难度不是特别大,但需要认真细致的读清楚题干,所以这类题型其实是作为考生的我们与出题者的耐心与细心的较量,我们要想大获全胜,就需要确立一个主要而明确的作战思想,那就是:定位原文,同义转述。
那就是在看清楚题干内容之后,观察选项时,看选项的内容在原文的哪个地方涉及到,然后要避免一些易错的陷阱,观察原文是否表达了这个选项的意思,如果没有,不好意思,那不是正确选项,排除之后再选择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选项,才可提升一定的正确率,比如:
例题1、在亚当·斯密所处的古典时期,经济学本来在财富增长和人的幸福之间是存在一个契合点的,即理性人趋利避害的自利性选择有一个经济伦理的约束,这便是后来帕累托改进条件所要求的不损人前提下的利己。可是经济学本身承担的是最大化利益的学科任务,并且不断引入数学工具和抽象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这就使经济学越来越成为一个工具理性占上风的学科,朝着“中性”的、“非价值”判断的、“非道德”选择的趋势发展。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经济伦理对经济学的约束越来越小
B.古典经济学未使用抽象逻辑演绎的方法进行分析
C.亚当·斯密时期,经济学是一门以工具理性为主的学科
D.数学工具的引入打破了财富增长和人的幸福之间的契合点
【中公解析】文段开篇首先指出,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存在经济伦理的约束,接下来通过“可是”进行转折,指出经济学不断引入新的工具和方法,尾句通过“这就使”进行总结,强调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工具理性占上风的学科,即经济伦理的约束越来越小,A项表述正确,对应文段的重点。B项“未使用逻辑抽象演绎的方法”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与文意相悖,“亚当斯密时期”强调的经济伦理,而非工具理性,排除。D项“数学工具”表述片面,文段还提到“抽象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且是否打破平衡也无从得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关注人的幸福和发展是经济学的本来目标》
例题2:一些科学家认为,户外活动活动和近视关联证据并不充分,大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是都根据问卷调查估算孩子们呆在室外的时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验光师克里斯汀·怀尔索耶表示,这种数据的可靠性有待商榷。在一项关于可穿戴光传感器的小规模实验中,她发现人们往往会错误估计自己呆在户外的时间。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流行病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往往是不科学的
B.人们对自己户外活动时间的估算可能存在偏差
C.户外活动时间长短和是否近视之间不存在关联
D.可穿戴光传感器试验主要用于记录户外活动时间
【中公解析】A项:根据“这种数据的可靠性有待商榷”可知,文段并未提到这种方法不科学,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根据“人们往往会错误估计自己待在户外的时间”可知,“可能存在偏差”表述符合文意,当选。C项:根据“户外活动和近视的关联证据并不充分”可知,文段并未提到二者之间无关联,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并未提到“可穿戴光传感器实验”主要应用的方面,无中生有,排除。故此题的答案为B。
对于这类题型需要建立这样的做题思想,然后不断强化,去伪存真,拨开云雾,选择出正确选项,中公教育相信各位考生如果按照这个思想去训练,则可以在此类题型中不断提升正确率。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