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按其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 【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例题】(2009年考题)企业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记入到投资收益科目。
【例题】(2007年考题)某企业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 83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 700 B.2 704
C.2 830 D.2 83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830-126)2 704
应收股利 126
投资收益 4
贷:银行存款 2 834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利息
1.股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债券: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账面余额】
-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 【差额】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例题】甲公司按季对外提供财务报表。
(1)2010年1月2日甲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为5.2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2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5.2-0.2)]500
应收股利 20
投资收益 5
贷:银行存款 525
(2)2010年2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现金股利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3)2010年3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5元
『正确答案』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100-500=-50)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4)2010年4月2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3元。
『正确答案』
借:应收股利 (100×0.3)30
贷:投资收益 30
(5)2010年4月27日,收到现金股利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股利 30
(6)2010年6月30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5.3元。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3-4.5)×100]80
(7)2010年7月16日,将该股票全部处置,每股5.1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510-5)505
投资收益 2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投资收益 30
【思考问题】
影响2010年7月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项目=? 5
影响2010年7月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 -30
影响2010年7月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项目=? -25
【例题】甲公司系上市公司,按季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表,按季计提利息。2010年有关业务如下:
(1)1月6日甲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面值总额为100万元,利率为6%,3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该债券为2009年1月1日发行。取得时实际支付价款为115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09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2(115-3)
应收利息 3
投资收益 2
贷:银行存款 117
(2)1月16日甲公司收到2009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3)3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22万元
[---分页---]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2-112)1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4)3月31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正确答案』
借:应收利息 (100×6%×3/12)1.5
贷:投资收益 1.5
(5)6月30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96万元。
『正确答案』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6-122=-26)2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6
(6)6月30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正确答案』
借:应收利息 100×6%×3/12=1.5
贷:投资收益 1.5
(7)7月16日收到2010年上半年的利息3万元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8)8月1日,将该债券全部处置,实际收到价款120万元(包含1个的利息)。
『正确答案』
借:应收利息 100×6%×1/12=0.5
贷:投资收益 0.5
借:银行存款 12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26=-16)1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2
应收利息 (100×6%×1/12)0.5
投资收益 23.5
借:投资收益 16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
【例题】甲公司对外提供中期财务会计报告,2007年5月16日以每股6元的价格购进某股票6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中包含每股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1元,另付相关交易费用0.4万元,于6月5日收到现金股利,6月30日该股票收盘价格为每股5元,7月15日以每股5.50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售出,则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影响7月营业利润的金额为( )万元。
A.54 B.36
C.24 D.3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考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6-0.1)=354
应收股利 60×0.1=6
投资收益 0.4
贷:银行存款 360.4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股利 6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4-60×5=54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4
借:银行存款 60×5.5=33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4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54
投资收益 30
借:投资收益 54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4
总结:
(1)出售而影响损益的金额=出售取得的价款330-账面价值(60×5)=30(万元)
(2)出售而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出售取得的价款330-初始投资成本354=-24(万元)
(3)确认全部投资收益的金额=出售取得的价款330-初始投资成本354-初始投资的费用0.4=-24.4(万元)
【例题】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A.企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C.企业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D.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A选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2008年考题)2007年3月至5月,甲上市公司发生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如下:
(1)3月1日,向D证券公司划出投资款1000万元,款项已通过开户行转入D证券公司银行账户。
[---分页---]
『正确答案』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3月2日,委托D证券公司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8元,另发生相关的交易费用2万元,并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投资收益 2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02
(3)3月31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7.70元。
『正确答案』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7.7-800=-30)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4)4月30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8.10元。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8.1×100-7.7×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5)5月10日,将所持有的该股票全部出售,所得价款825万元,已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82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公允价值变动 (-30+40=10)10
投资收益 15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投资收益 10
【例题】(2009年考题)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25 B.40
C.65 D.8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的分录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2060
应收利息 40
投资收益 15
贷:银行存款 2115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借:应收利息 40(2000×4%×6/12)
贷:投资收益 40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根据分录分析,确认的投资收益=-15+40=25(万元),答案是A。
第四节 存货
一:存货概述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存货成本的确定
1.存货的采购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注意问题:
(1)存货的相关税费: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
(2)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例题】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10吨,货款为6000万元,增值税为1020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万元;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7.5吨,实际收到202.5吨。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A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 )万元。
A.32.4 B.32
C.35.28 D.3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万元)
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202.5=32(万元/吨)。
【例题】(2008年考题)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50 B.51.81
C.52 D.53.5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是要计入到原材料的成本中,所以原材料的成本=2 060×50+3500+620=107120(元),单位成本=107120/(2 060-60)=53.56(元/公斤)
【例题】(2007年考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计入其他应收款。
借:原材料 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
其他应收款 2
贷:银行存款 33.25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有( )。
A.工程物资 B.委托加工材料
C.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 D.发出展览的商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工程物资期末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作为“工程物资”项目列示。
2.加工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3.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思考问题:计入科目?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思考问题:如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
【例题】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益
C.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D.原材料入库后的保管费用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B选项,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D选项,原材料入库后的保管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二)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个别计价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并且个别计价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
【例题】
|
收入 |
发出 |
结存 | ||||||
摘要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期初结存 |
|
|
|
|
|
|
150 |
10 |
1500 |
购入 |
100 |
12 |
1200 |
|
|
|
150 |
10 |
1500 |
销售 |
|
|
|
100 |
10 |
1000 |
|
|
|
本期合计 |
100 |
―― |
1200 |
200 |
―― |
2200 |
50 |
10 |
500 |
『正确答案』发出存货成本=2200
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500
2.先进先出法
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持续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例题】(2010年考题)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09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月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 )元。
A.145000 B.150000
C.153000 D.155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出材料成本=200千克×300+300千克×310=153000(元)
【例题】(2008年考题)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分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2月1日,结存200公斤 |
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 |
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 |
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 |
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
|
剩余的原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剩余的甲原材料都是2月10日购入的,所以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 000(元)
【例题】(2006年考题)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2006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吨, 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 )元。
A.30000 B.30333
C.32040 D.33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月1日,结存200吨 |
每吨成本200元; |
3月4日,购进300吨 |
每吨成本180元; |
3月10日,发出400吨 |
|
3月17日,购进400吨 |
每吨成本220元; |
3月27日,发出350吨 |
|
3月10日发出材料成本为200吨×200+200吨×180=76000(元)
3月27日发出材料成本为100吨×180+250吨×220=73000(元)则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400吨-250吨)×220=33000(元),因此答案应该选D。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收入存货的数量)
(2)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例题】(2007年考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公斤),再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 600(元)
【拓展】发出甲材料成本=400×106=42 400(元)
4.移动加权平均法
【例题】
日期 |
|
收入 |
发出 |
结存 | |||||||
月 |
日 |
摘要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5 |
l |
期初结存 |
|
|
|
|
|
|
150 |
10 |
1500 |
|
5 |
购入 |
100 |
12 |
1200 |
|
|
|
250 |
2700/250=10.8 |
1500+1200=2700 |
|
11 |
销售 |
|
|
|
200 |
10.8 |
2160 |
50 |
10.8 |
540 |
|
16 |
购入 |
200 |
14 |
2800 |
|
|
|
250 |
3340/250=13.36 |
540+2800=3340 |
|
20 |
销售 |
|
|
|
100 |
13.36 |
1336 |
150 |
13.36 |
2004 |
【例题】A公司5月1日甲材料结存300公斤,单价2万元,5月6日发出100公斤,5月10日购进200公斤,单价2.20万元,5月15日发出200公斤。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5月15日结存的原材料成本为( )万元。
A.400 B.416
C.420 D.44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5月10日的单位成本=(300×2-100×2+200×2.2)/(300-100+200)=2.1
5月15日结存的原材料成本=(300-100+200-200)×2.1=420(万元)
二:原材料
(一)采用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购入材料
(1)货款已经支出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买价+运杂费、包装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票据
(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买价+代垫运杂费、包装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票据
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 结算凭证已到,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4) 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2.发出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例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10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 000元(共2 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 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正确答案』
借:应付账款 2 000
贷:原材料 2 000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额306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分页---]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1 800+400=2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6
贷:银行存款 2 506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 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 000元,增值税额6 120元,运杂费用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正确答案』
借:在途物资 36 000+1 000=3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120
贷:银行存款 43 120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 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37 000
贷:在途物资 37 000
(5)18日,持银行汇票80 000元购入A材料5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 500元,增值税额为8 41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49 500+2 000=5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415
银行存款 20 085
贷:其他货币资金 80 000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5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600元。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600
贷:生产成本 600
(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 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
『正确答案』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20 000-2 000+2 200+37 000+51 500+600)/(2 000-200+200+2 950+5 000+50)=109 300/10 000=10.93(元/公斤)
借:生产成本 (6 000×10.93)65 580
制造费用 (1 000×10.93)10 930
管理费用 (1 000×10.93)10 930
贷:原材料 87 440
(二)采用计划成本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计划成本】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差异率
(分母不含暂估料款金额)
发出存货成本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正确答案』
借:材料采购 (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90
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 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正确答案』
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 351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正确答案』不编制会计分录。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44×5)220
贷:材料采购 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正确答案』
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 300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20+5-2)/(980+500+220)×100%=-1%
(注意:分母不含暂估料款金额)
『正确答案』
借:材料成本差异 16
贷:生产成本 11
制造费用 5
【例题】(2010年考题)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1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该企业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88 B.96
C.100 D.112
[---分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20-10)/(130+120)=-12%
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2%)=88(万元)
【拓展】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30+120-100)×(1-12%)=132(万元)
【例题】(2009年考题)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 600万元。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798 B.800
C.802 D.1 60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 000)=0.25%;
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2 000-1 600)×(1+0.25%)=802(万元)。
【例题】(2008年考题)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应按月分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不应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分摊。( )
『正确答案』√
【例题】(2007年考题)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20+(110-120)]/(80+120)×100%=5%(超支)
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00×5%=5(万元)(超支)
【拓展】
求: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100+5=105(万元)
求: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80+120-100)×(1+5%)=105(万元)
三:包装物
周转材料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逐渐转移其价值但是仍然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一)包装物的内容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核算内容包括: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二)包装物的核算
1.生产领用包装物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例题】甲公司对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某月生产产品领用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l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
『正确答案』
借:生产成本 97
材料成本差异 3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100
2.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
(1)随同商品出售且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例题】甲公司某月销售商品领用不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
『正确答案』
借:销售费用 49.5
材料成本差异 (50×1%)0.5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50
(2)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甲公司某月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包装物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
[---分页---]
『正确答案』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
借:银行存款 ll7
贷:其他业务收入 l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结转所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82.4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80
材料成本差异 2.4
3.包装物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包装物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时,采用分次进行摊销。
借:销售费用 【出借的:实际成本/次数】
其他业务成本 【出租的:实际成本/次数】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四:低值易耗品
(一)低值易耗品的内容
低值易耗品通常被视同存货,作为流动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一般划分为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其他用具等。
(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核算时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1.一次转销法
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一次、全部计入有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主要适用于价值较低或极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2.分次摊销法
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时候,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平均摊销额。适用可供多次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
【例题】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30万元,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假定使用次数为3次。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1)领用专用工具: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30
(2)第一次领用时摊销
借:制造费用 1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
(3) 第二次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 1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
(4) 第三次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 1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
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3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0
五:委托加工物资
(一)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的确定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二)关注问题
1.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一定计入存货成本
(1)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
(2)加工费
(3)往返运杂费
2.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不一定计入存货成本
(1)消费税: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2)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交纳的增值税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小规模纳税企业交纳的增值税不可以抵扣,计入存货成本。
【例题】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
『正确答案』
借:委托加工物资 140
贷:原材料 140
(2)甲企业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假定: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正确答案』
借:委托加工物资 4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68
贷:银行存款 20.68
借:原材料 144
贷:委托加工物资 144
假定:收回后用于对外出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68
贷:银行存款 20.68
借:原材料 16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60
【例题】(2010年考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商品,以银行存款支付加工费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消费税30万元,该加工商品收回后将直接用于销售。甲公司支付上述相关款项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借:委托加工物资 264
贷:银行存款 264
B.借:委托加工物资 230
应交税费 34
贷:银行存款 264
C.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
应交税费 64
贷:银行存款 264
D.借:委托加工物资 264
贷:银行存款 200
应交税费 6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确定。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缴纳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例题】(2009年考题)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16
B.217.02
C.240
D.241.0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210+6=216(万元)
【例题】(2008年考题)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其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应计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是(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例题】(2007年考题)下列各项,构成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A.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保险费
C.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D.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应该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中核算。
【例题】(2006年考题)应交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按规定准予抵扣的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应当记入( )。
A.生产成本
B.应交税费
C.主营业务成本
D.委托加工物资
[---分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其所负担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如果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连续生产的,应将所负担的消费税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按规定用以抵扣加工的消费品销售后所负担的消费税。
六:库存商品
(一)库存商品的内容
库存商品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二)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l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例题】某批发商业企业采用毛利率法对存货计价,第一季度的针织品实际毛利率30%,5月1日该存货成本1 800万元,5月购入该存货成本4 200万元,销售商品收入4 500万元,销售退回与折让合计450万元。则5月末该存货结存成本为( )万元。
A.3 165 B.2 850
C.1 950 D.3 3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 800+4 200-(4 500-450)×(1-30%)=3 165(万元)
【例题】乙公司经营的甲类商品采用毛利率法对发出商品计价,季度内各月份的毛利率根据上季度实际毛利率确定。该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甲类商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0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收入为600万元、销售成本为510万元,3月末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400万元。
(2)2010年第二季度购进甲类商品成本880万元。
(3)2010年4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300万元。
(4)2010年5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500万元。
(5)假定2010年6月末按一定方法计算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42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1)计算乙公司甲类商品2010年第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
(2)分别计算乙公司甲类商品2010年4月份、5月份、6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甲类商品第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100%=15%
(2)①甲类商品4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300×(1-15%)=255(万元)
②甲类商品5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500×(1-15%)=425(万元)
③甲类商品6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3月末库存商品实际成本400+第二季度购进甲类商品成本880-6月末按一定方法计算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420-4、5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255+425)=180(万元)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例题】(2008年考题)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本月月初库存商品进价成本总额30万元,售价总额46万元;本月购进商品进价成本总额40万元,售价总额54万元;本月销售商品售价总额8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商场本月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46 B.56
C.70 D.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商品进销差价率=〔(46-30)+(54-40)〕/(46+54)×100%=30%;
销售商品应该结转的实际成本=80×(1-30%)=56(万元)
【思考问题】该商场期末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方法一:30+40-56=14(万元)
方法二:(46+54-80)×(1-30%)=14(万元)
【例题】(2007年考题)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库存商品时,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商品进销差价率。(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应该是期末结存商品的售价乘以(1-商品进销差价率),而不是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商品进销差价率。
七:存货清查
(一)存货盘盈的核算
1.批准前: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例题】甲公司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材料l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0.6万元,经查属于材料收发计量方面的错误。批准后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原材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借:原材料 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贷:管理费用 60
(二)存货盘亏及毁损的核算
1.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2.批准后:
借:原材料 【残料价值入库】
其他应收款 【应由保险公司和过失人的赔款】
管理费用 【净损失:一般经营损失】
营业外支出 【净损失: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例题】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毁损材料实际成本100万元,原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经查该材料属于企业管理不善所致,由保管员个人赔偿2万元,残料估价8万元已办理入库手续,净损失计入损益。则批准后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借记“原材料”科目8万元
B.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2万元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107万元
D.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107万元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7
贷: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借:原材料 8
其他应收款 2
管理费用 107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7
【例题】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0年因人为火灾造成一批原材料毁损,实际成本1000万元,原增值税进项税额170万元。根据保险责任范围及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800万元。有关的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批准前将原进项税额170万元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B.由保险公司赔偿800万元计入其他应收款
C.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为370万元
D.批准后冲减待处理财产损溢1170万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70
贷: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
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 8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37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70
八:存货减值
(一)存货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成本是期末的实际成本。
【例题】(2010年)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存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B.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C.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正确答案』ABCD
(二)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1.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2.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3.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甲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原材料A成本为70万元,专门用于生产产品B,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B尚需发生加工费用20万元,预计产品B市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产品B销售费用为12万元。假定该原材料A期初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原材料A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 B.2
C.18 D.-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0-20-12=68(万元);
(2)原材料的成本为70万元,所以原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68=2(万元)。
【例题】A公司2010年12月31日甲产品库存20件,为每件成本4万元,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3.5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6万元。假定以前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10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0 B.12
C.11.2 D.22
[---分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存货可变现净值=20×3.5-20×0.6=58(万元);
(2)存货期末余额=20×4=80(万元);
(3)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0-58=22(万元) 。
【例题】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10年3月1日,A商品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B商品账面余额为230万元,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是0。2010年3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3月1日,销售期初全部库存A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500万元,增值税款85万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已收回。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贷:库存商品 4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
(2)3月3日,从某公司采购B商品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80万元,增值税为13.6万元。B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正确答案』
借:库存商品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贷:应付账款 93.6
(3)3月8日,向乙公司销售B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50万元,增值税为25.5万元,该批B商品实际成本为12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正确答案』
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库存商品 120
(4)销售给乙公司的部分B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3月20日乙公司要求退回3月8日所购B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公司同意了乙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乙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生的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批退回的B商品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
借:主营业务收入 (150/2)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75
贷:应收账款 87.75
借:库存商品 (120/2)6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
(5)3月31日,经过减值测试,B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
『正确答案』B商品的实际成本=230+80-120+60=25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例题】(2009年考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2008年6月1日,W材料结存1400千克,账面余额38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8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W材料业务如下:(要求略)
(1)6月3日,持银行汇票300万元购入W材料8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6万元,增值税额36.72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W材料 216+1.8=21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72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254.52
借:银行存款 300-254.52=45.48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5.48
(2)6月6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W材料59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63万元,增值税额27.71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W材料 163+0.4=16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71
贷:应付票据 191.11
(3)6月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W材料5000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4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40.55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W材料 14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0.55
贷:实收资本 1655.55
(4)6月20日,销售W材料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71万元,增值税额为29.07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200.07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7
(5)6月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W材料50千克,该批材料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2.38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
『正确答案』W材料加权平均成本=(385+217.8+163.4+1415)/(1400+800+590+5000)=0.28(万元/千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4
贷:原材料——W材料 14(0.28×50)
借:营业外支出 4
其他应收款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4
(6)6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①生产车间领用W材料2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20件、B产品10件、A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24千克,B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52千克,材料成本在A、B产品之间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700千克;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50千克。
『正确答案』产品的定额分配率=2000×0.28/(20×24+10×52)=0.56
A产品的成本=20×24×0.56=268.8(万元)
B产品的成本=10×52×0.56=291.2(万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68.8
——B产品 291.2
制造费用 196 (0.28×700)
管理费用 126 (0.28×450)
贷:原材料——W材料 882
②委托加工一批零部件,发出W材料100千克。
『正确答案』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28=28
贷:原材料——W材料 28
③6月30日对外销售发出W材料600千克。
『正确答案』
借:其他业务成本 600×0.28=168
贷:原材料——W材料 168
(7)6月30日,W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000万元。
『正确答案』W材料账面余额=(385+217.8+163.4+1415)-14-882-28-168=1089.2(万元)
W可变现净值是1000万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89.2-1000=89.2 (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89.2
贷:存货跌价准备 89.2
(8)W材料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1000(万元)
【例题】下列各项,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正确答案』企业发出商品但是尚未确认销售收入,应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而“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并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反映,因此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而B、C、D三项都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因此答案应该选A。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