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的现象已不鲜见,中国传媒大学更是成为李咏、崔永元等央视名嘴们离职后的首选。从主持人转换成教师,他们的新工作干得怎么样?调查发现,两人在校也未开设固定课程。名人高校任职被指成花瓶。(11月10日《北京青年报》)
这一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主持人、明星转职教师者,也不仅仅存在于其他行业从业者转职教师者,即便是原本身为教师者,不上课、不教学的情况也不鲜见。可以说,现实中教师有逐渐异化为身份标识的趋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相应地,也就有好为人师的传统。在这样的传统下,被人视为老师,无疑是一件很显身份的事。即便近年来由于某些原因,教师一职遭遇了道德滑坡,面临着信任危机,但教师一职所带来的身份感实际上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冲击。几天前,一份职业幸福度调查报告显示,教师一职的从业幸福指数在几年来一直位居前列,这既反映出教师本身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也反映出社会对于教师一职的尊重程度。君不见,近些年来政商界成功人士的一大爱好就是站上讲台、充任人生导师。君不见,各行各业后辈对前辈最尊敬的称呼就是“老师”。
但教师担负的使命无疑是相当深刻而重要的,传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虽在现代社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与精神始终如一,其基本方式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作为教师,仍然必须以文明与价值的传递延续为其使命,必须为学生传授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课与教学仍然应该是身为教师的本职要务。这是教师一职的职业伦理。若教师不教学、不上课,显然有悖此职业伦理。
其次,在教育制度及教学管理层面而言,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多而教师相对稀缺,而在教师队伍中,有经验、有资历的老师往往以科研或行政管理为要务,上课与教学反而成为稀罕事。大量的教学任务由新进老师、年轻老师来承担,这一方面形成了教师队伍中工作状态的严重不平衡,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教育水平低下、课堂质量低下等问题。
名人转职教师本来可以成为好事,名人往往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他们自己的行业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资源,对本职工作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与思考,对实际业务的熟悉程度更是书斋里的专家学者所不能比拟的,他们本来可以将其转化为教学中的优势与课堂上的特点。而且,名人从教或许因其没有经过专业教学活动的训练,反而具有更多元与开放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现实与新奇的教学体验。但是,如果名人从教沦为花瓶,教师职业异化为身份标识,上述优势与特点就无从谈起了。
当然,名人从教不教学,资深教授不上课既有其现实原因,也有其制度成因,相比上课、教学活动,其他的事务或许更能带来丰厚的收益,更能实现职级的晋升。尤其对于名人而言,利用其知名度校外捞金相当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占着教师的身份,干着其他的业务,何乐而不为。同时,校方之所以吸纳名人从教,往往也是看中了名人的知名度能提升学校的名气,至于他们上不上课,校方恐怕并不是很在意。
所以,让名人教师上课、资深教授回归课堂,让教师一职回归其本质,不仅要通过彰显教师职业伦理使上课成为一种荣耀与伦理需要,也要通过制度的调整与约束,使上课、教学有利可图,成为制度管理下的必然。如此,名人从教的积极意义方有可能彰显。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