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圆珠笔和马桶盖?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认为,“圆珠笔不好用”背后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一个国家最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11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
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中国能制造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是个伪命题。其实很多日本销售的马桶盖也是中国制造。只不过,这些马桶盖“墙里开花墙外香”,产品MadeinChina,利润却被外企“收割”。事实上,比智能马桶盖更能刺激国人的是苹果手机。由于苹果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重要环节都主要在美国本土进行,中国只获得一点血汗钱,仅从iPhone获益1.8%。鲜活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的两个尴尬——“有产业无产品”“重点领域领先,但系统性落后”。
“从一个国家来讲,它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实际上取决于技能人才的水平。”因此,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认为,“圆珠笔不好用”背后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没错,技能人才是决定中国制造水准的重要因素。但技能人才却不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最大瓶颈。道理很简单,假如设计理念滞后、制造工艺过时,产品性能也很难保证。比如圆珠笔,它是依靠人和机器设备共同作业的结果。人也许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如果我们的设备、机械体系达不到,也只能“望洋笔兴叹”。
事实上,中国智造的重点是智。这个智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创新。一是,设计创新、应用创新。比如,“Instagram照片处理软件,30年前就已经上架,但反响平平,只有有人创新的将之移植到社交软件上,才体现了价值,被Facebook斥资10亿收购。”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制造技术的创新。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实验室制造出来的。因此,中国智造要想从梦想照进现实,制造技术要与时俱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这代表着顶层设计“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此次的“能造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之问,其实也是中国智造的创新之痛。而抚平这个伤疤,就需要相关部门,提供创新环境,坚持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将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当然,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中国智造的决定因素,不代表我们要轻视技能人才培养。毕竟,中国智造的基础是制造。而制造出好产品,需要优秀技工的技术支撑。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优秀技师的培养。只不过,在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的主要精力不能跑偏,否则中国智造就永远是个概念性的话题。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