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第二节 培训方法的选择
【知识要点】
注意:选择题、综合分析题(含方案设计题、案例分析题)
一、直接传授型培训法——知识类培训(2007.5单选,2010.11多选,2011.5单选)
三种方法的比较
类型 | 适用对象 | 种类、方式 | 优点 | 缺点 |
讲授法 | 对学科知识、前沿理论的系统了解 | 灌输式讲授; | 传授内容多,知识系统全面; | 学员难以完全吸收消化; |
专题讲座法 | 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或当前热点问题。 | 不占用大量时间; | 内容可能不具备较好的系统性。 | |
研讨法 | 以教师或受训者为中心的研讨; | 多向式信息交流; | 对研讨题目、内容的准备要求较高; |
二、实践型培训法——技能类培训(2009.11单选)
特征:真实的工作环境,亲自操作。应用最为普遍。
适用于: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能力、技能和管理实务类培训。(2009.5单选)
优点:经济;实用有效;能迅速得到反馈和评价。
四种常用方式的比较:
类型 | 说明 | 适用对象 | 优点 | 缺点 | |
工作指导法(教练法、实习法) | 指导教练:有经验的工人或直接主管 | 基层生产工人; | 应用广泛 | (注意培训的3要点) | |
工作轮换法 | 变换工作岗位 | 一般直线管理人员 | 能丰富受训者的工作经验,增加对工作的了解; | 鼓励“通才化”,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 | |
特别任务法 | 委员会或初级董事会 | 中层,培养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 | 管理培训 | ||
行动学习 | 分析解决其他部门问题,定期开会。 | ||||
个别指导法 | “传帮带”式培训 | 新员工 | 避免盲目摸索; | 指导者有保留,浮于形式; |
三、参与型培训法——亲身参与(2007.11多选,2008.11单选,2011.11多选)
是调动培训对象积极性,让其在培训中与培训对象双方的互动中学习的方法。
特征:每个培训对象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开拓思维,转变观念。
六种常用方式的比较:
类型 | 种类、方式 | 适用范围 | 优点 | 缺点 | |
自学 | 广泛 | 费用低; | 内容受到限制; | ||
案例研究法 | 案例分析法 | 描述评价型; | 操作要点:案例应内容真实;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分析案例必须有明确目的。 | ||
事件处理法 | 学员自行收集亲身经历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 适宜各类员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 参与性强; | 案例准备时间较长且要求高; | |
头脑风暴法 | 操作要点: | 培训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培训收益; | 对培训顾问要求高; | ||
模拟训练法 | 人和机器; | 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员工 | 学员在培训中工作技能将会获得提高; | 模拟情景准备时间长,质量要求高; | |
敏感性训练法 | 集体住宿训练; | 组织发展训练; | 操作要点: | ||
管理者训练 | 专家授课; | 产业界最为普及的管理人员培训方法; | 操作要点: |
注意方案设计题
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事件处理法的操作程序 (2011.11单选)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
四、态度型培训法——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2007.5多选,2011.5多选)选择题,综合分析题
(一)角色扮演法
1.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精髓在于“以动作和行为作为练习的内容来开发设想”。
2.行为模仿法是一种特殊的角色扮演法。向学员展示特定行为的范本,学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适用范围:它适宜于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培训。(2008.11单选,2010.5单选)
操作步骤:建立示范模型;角色扮演与体验;社会行为强化;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009.11单选)
3.优点:(2009.5多选)
参与性强,互动充分,可提高培训积极性;
特定的模拟环境和主题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
学员之间需要交流、沟通和配合,增进彼此感情交流,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学员可以相互学习,认识自身;
提高学员业务能力,增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具有高度灵活性。
4.缺点:
场景人为设计,需要精湛的设计能力,难度很高;
模拟环境是静态的、不变的;
问题分析限于个人,不具有普遍性;
有时学员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影响培训效果。
(二)拓展训练
模拟探险活动,情景式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以外化型体能训练为主。
1.场地拓展训练
需要利用人工设施(固定基地)的训练活动,包括高空断桥、空中单杠、缅甸桥等高空项目,和扎筏泅渡、合力过河等水上项目等。(2007.11单选,2011.11单选)
特点:(2007.5单选,2011.5单选)
①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
②有形的游戏,锻炼无形的思维。
③简便,容易实施。
作用(使团队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收益和改善):(2008.5多选)
①变革与学习:通过困难设置,迫使建立新的学习和决策模式。
②沟通与默契:有意识设置沟通障碍,建立新的沟通渠道,培养团队默契感。
③心态和士气:变换环境,通过新的因素的刺激提升团队士气。
④共同愿景
可以促进团队内部和谐,提高沟通效率,提升员工积极性,对形成从形式到内涵真正为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起着明显的作用。可作为企业业务培训的补充。
2.野外拓展训练(2010.11单选)
是指在自然地域,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体验式心理训练。用于提高人的自信心,培养把握机遇、抵御风险、积极进取和团队精神等素质,以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
包括远足、登山、攀岩、漂流等项目,通过项目媒介,了解自身与同伴的力量、局限和潜力。
五、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
(一)网上培训
通过企业的内部网或因特网对学员进行培训的方式。
优越性:
1.无须召集在一起,节省培训费用;
2.可及时、低成本地更新培训内容;
3.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4.进程安排灵活,不用中断工作。
缺点:
1.要求企业建立良好的网络培训系统,需要大量的培训资金;
2.某些培训不适用于网上培训方式,如人际交流的技能培训。
(二)虚拟培训
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实时的、具有三维信息的人工虚拟环境,学员通过运用某些设备接受和响应环境的各种感官刺激而进入其中,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多种交互设备来驾驭环境、操作工具和操作对象,从而达到提高培训对象各种技能或学习知识的目的。
优点:仿真性、超时空性、自主性、安全性(2010.11单选)
六、其他方法
函授、业余进修、开展读书活动、参观访问
【能力要求】
一、选择培训方法的程序 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
(一)确定培训活动的领域
(二)分析培训方法的适用性 选择题
1.与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
2.与解决问题能力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案例分析法、文件筐法、课题研究法、商务游戏法等。(2009.11单选)
3.与创造性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法、等价变换的思考方法等。(2009.5单选)
4.与技能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实习或练习、工作传授法、个人指导法和模拟训练等。(2010.5单选)
5.与态度、价值观以及陶冶人格情操教育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面谈法、集体讨论法、集体决策法、角色扮演法、悟性训练和管理方格理论培训等。(2008.5单选)
6.基本能力的开发方法:如自我开发的支持,以及将集中培训运用在工作中的跟踪培训等。(2008.11单选)
(三)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 选择题,简答题
要求:
1.针对性:针对具有的工作任务来选择。
2.与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相适应。
3.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分析受训者群体特征可使用以下参数:(2011.11多选)
①学员构成:通过学员的职务特征、技术心理成熟度、个性特征三方面来影响培训方式的选择。(2009.11多选)
②工作可离度
③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大的,适合采用控制力较弱的学习方式;压力较小时,适合正式培训。
4.与企业的培训文化相适应。
5.还取决于培训的资源与可能性(设备、花销、时间、场地等)。
二、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方案设计题
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特别任务法常用于( )。
A、技能培训 B、知识培训
C、管理培训 D、态度培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点—基本问题掌握的清晰度。
二、多项选择题
1. 态度型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方法包括( )。
A、角色扮演法 B、拓展训练
C、管理者训练 D、模拟训练
E、敏感性训练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察点—基本问题掌握的清晰度。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